2017年第十四次例會
第十四次台灣文學例會:「1949 相遇在歷史的關鍵上」活動側記
文/姚旟荃(台文所碩一)、李鴻駿(台文所碩二)
台文文學研究會第十四次例會僅訂於2017年6月2日於人社院C309盛大舉行。由本次例會主持人清大台文所副教授王惠珍、助理教授陳芷凡擔任主持人,並邀請到清大中文所教授楊儒賓、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智明前來與談,一同討論「1949 相遇在歷史的關鍵上」此一議題。
楊儒賓以「1949 與中華民國路線」出發,他觀察到台灣社會在「太陽花運動」之後,基於對國民黨政權,及其所象徵的「中華民國」此一符碼的遲疑或厭惡,某種程度上鞏固了「台灣獨立」的認同。相較於過去對於此政治符號的積惡論述,他改採取較積極的觀點談論中華民國路線及1949的內涵意義。他以相關書信文獻例證,新儒學的代表唐君毅、牟宗三、徐復觀對中華民國政權的不信任,然而面對立基於「階級史觀」立國的中共,1949年的大革命是一種
對中華文化傳統的否定與背叛。因此,楊儒賓認為,這些文化傳統主義者選擇了的中華民國路線,應與中國國民黨路線畫分開來重新審視兩者間又集合又矛盾的關聯。若能有這樣的區別差異,「中華民國」的再討論,無論台灣或中共,皆會有更加豐盈的對話。
王智明則是強調學科跨界的重要性,1949年不只是中華民國與中國的單一事件,1949年的流動與遷徙,同時包含了北美、東南亞與其他地方。因此,從不同的角度、立場與時空去看待1949,將會是相當有趣而有必要問題化的議題。他以曾參與過的計畫為例,接觸到了大量關於1949年的第一手資料,最令他震撼的是一篇名為〈接管天下〉的文章,裏頭細數中共接管北京之後,該如何接管北京城的各種事宜,包括糞便處理、食物調配、交易等等最基礎的民生問題。這也促使了王智明的再思考,從國民黨史觀當中,我們從來沒有機會去認識,「接收」與被「接收」了什麼。無論政治意識形態的光譜座落何處,都必須理解1949年的意義,不單單只是「接收」、「撤退」等字詞,而是有一套更需要釐清、細緻分析的多元視角的整理,以時至今日台灣歷史時空點來說,反而是更重要的。
兩位講者帶來了精彩的思辨之外,台下同學亦是相當踴躍發問,台文所碩三黃煜安同學認為,台灣古典漢詩人與日人其實有相當良好的互動,並不如《1949禮讚》所言「百年來的儒學在台灣始終是一個抗議者跟建構者的角色」而提出請益。